我的工具观(2021)

2022/01/03 15:55

#引语

研究效率工具是我的工作,也是我的生活兴趣,从大学开始折腾到现在,也有挺多年头了,从印象笔记到DEVONthink,工具选择几经变化,我对工具的看法和理解也一直在变。新年伊始,想就此机会总结一些我对工具的看法,争取做成年度节目。

之前这篇文章《工具是一个过程》最早成文于2017年,简单修订于2019年,算是我个人第一版的工具观,今天更新的是第二版。

#正文

1.比工具更重要的是方法

有两个我非常喜欢的例子:

  • 《沙丘》电影版的编剧Eric Roth使用的写作工具是运行在MS-DOS系统下的Movie Master,没有任何符合当代写作工具标准的高级功能,不支持联网,最多只能写40页,每次写到上限都要打印出来发给其他人扫描(link);
  • Brown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系副教授Jeff Huang使用了12年的项目管理和笔记工具只是一些txt文件,纯文本,没有依赖任何工具本身的高级特性(link)。

好的工具是上手即用的,但使用工具仍然是一件需要学习,需要锻炼的事情,与其比较工具之间功能的异同,不如沉下心来研究一下背后的理念和方法。

2.好的工作流是简单的

有些朋友喜欢把很多工具组合起来,设计一个无比复杂的工作流程让它们分别发挥作用。就像我第一版的工具观中写的那样,我曾经也很喜欢这样做。而我在这几年实践中发现,随着链条的增长,整个系统的复杂度会呈指数级上升,最后进入到一个自己都觉得麻烦的境地,适得其反。

工作流是有意义的,因为不同工具擅长的领域各不相同,我们需要根据场景调换,但我们要控制链条的长度,避免工具数量过度膨胀。

3.不要忘了为什么出发

工具是帮你解决问题的,当你因为挑选哪款写作工具而犹豫的时候,灵感就离你远去了。保持开放心态,积极学习和尝试新工具是个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习惯,但迷失在寻索的海洋里会让你失去本该有的生产力。

4.工具是能区分出高下的,但还是趁手更重要

我坚信工具是能够区分出高下的,一条金线就在那里,达到了才能算是好工具。你可以因你的工具选择而自豪,但不必优越,只要能把钉子钉进去,就都是好锤子。

5.付费是最好的支持

如果你真心喜欢且依赖一款工具,请付费,让作者得到应得的报酬,让自己获得稳定且安心的体验。理性消费,作一个体面的人。

#通讯

我创建了一个Telegram频道,每天不定时地分享我看到的有意思的内容,内容会集中在效率工具和互联网两个方向,当然偶尔也会有一些其它酷的东西。欢迎订阅:https://t.me/bigwalnut

你可以通过直接回复这封邮件的方式来与我交流,每封来信我都会认真回复。你也可以访问我的Yellow Page获取更多联系方式:https://jike.city/walnut

友情链接

  • 海上星光:一档由产品经理和设计师共同主理的newsletter,汇集最新产品动态和深度设计内容。
  • 在诗外:每周书摘与内容推荐,关注自我成长、文化和科技。汝果欲学诗,功夫在诗外。
  • 逆流Upstream:专注观察中美流媒体与创作者经济赛道。每周/隔周原创更新,解析1个创业公司、推荐2档优质节目、传播3个行业观点。

https://fug6t.figshot.site/b13u8d5ta03k.png